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中国古代循环农业模式与特征(四) “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

中国古代循环农业模式与特征(四) “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

2025-05-11 21:09:49 [百科] 来源:乐游云舍

3.3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中国循环模式

在了解“天时”、“地利”等自然规律的古代同时劳动人民也十分重视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相关规律的观察,进而产生了“时宜”、循环“地宜”、农业“物宜”的模式“三宜”原则。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特征科学的中国说明:“合天时、地脉、古代物性之宜,循环而无所差失,农业则事半而功倍。模式”根据“物宜”原则,特征劳动人民先民通过长期的中国生产活动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古代农业技术,通过对农作物生产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循环优化改良,保证农业生产活动中增加产品的输出,减少资源的投入。总结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节水农业。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北方有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奇缺,尤其冬春之际,少雨多风,农田干旱,禾苗枯萎,农业歉收。历代人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探索实践,采取多种技术措施与干旱作斗争,为发展我国的节水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明代的《农政全书》中总结出了“用水五术”,从地上、地下等诸多方面广辟水源,引水灌田、修梯田、筑池塘、建水库等积蓄水资源,以备旱年使用。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古代节水农业发展的典型例。

(2)温室栽培。我国是世界温室起源最早的国家,这一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大成就,且源远流长。秦始皇时期的温泉水种瓜是利用地热资源来冬天种菜的开端,西汉已经出现了初步的“人工温室菜园”;“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直到明清两代,温室生产日驱繁胜,但是由于产品的稀缺性,往往只能在王侯富商家中才能看到。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改变作物生长成熟的季节,还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选育良种。选择和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是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这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汜胜之书》提出了穗选法:“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操处,曝使极操”;搜选法:用马骨煮汁,再加附子(有毒药物)、羊粪和蚕粪,进行拌种,使得筛选出的种子耐旱抗虫,根强苗壮;《齐民要术》中提出了水选法:把籽粒放到水里,选取沉底的留作种子,因为它们沉实饱满,适于繁殖,此外还有留种田配以精细管理来保证作物品种的质量。清代农学著作《知本提纲》中明确提出了“盖种取佳穗,穗取佳粒,收藏又自得法,是母气既强,人地秀且实,其子无不良也。”这种精心育种方法和现代的选优良种技术基本一样。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在《物种起源》中说:“选择原理的有计划实行不过是近75年来的事情,但在一部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4)嫁接扦插。嫁接作为一种植物无性繁殖技术,在我国古代也有约2000余年的历史,元代《农书》中记载了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靥接、搭接等六种接法,并说“一经接搏,二气交通,以恶为美,以彼易此,其利有不可胜言者”。

(5)防病虫害。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认识到了自然界中生物相互制约、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主要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木治虫等方法。用天然药物喷洒或薰蒸来保护农作物,以黄柑蚁防治柑树病害,唐代刘峋介绍岭南农民在荒田中聚水放草鱼子,“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及种稻,且无稗草方”,称其为“养民之上术”。

4结论

正如饭沼二郎先生在《恢复传统经营方式重建日本现代农业》中所说:“否定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将会导致农业的衰退;只有尊重农业传统搞现代化,才会使农业迅速发展。”虽然说循环农业不是简单复古的自然农业或传统农业,必须结合现代高新技术对农业系统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优化改进,但从古代传统农业循环模式的研究得到诸多启示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不同农业循环模式的分类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类古代农业循环模式的发展进度以及主要特点,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古代农业施用的农家肥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作物施用不同的粪肥,不同的粪肥具有不同施用方式,现代循环农业模式中养分的补充也主要依靠化肥,农家有机肥往往只是补充,且施肥方式也逐渐趋于单一化。因此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应该学习古人“因物制宜”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精准度,提高农家肥施用比例。

(2)古代连作、轮作和间作的耕作制度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在小块土地上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多的收益,同时还能保障土壤地力“常新壮”。现代循环农业模式的种植规模往往较大,由于现代机械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平原地区的大型农业园区,大片区域的种植品种单一化程度极高,基本不存在多种作物间作互补的现象。因此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应该寻找更适合现代机械化耕作模式的轮作、间作搭配,而不是为了方面管理使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化。

(3)古代“天宜”、“地宜”、“物宜”的耕作原则,通过发挥人的主观意识改善生产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使得农业生产多元化程度极高,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现代循环农业模式也应遵循“三宜”原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4)古代农业生产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多使用生物手段,一物降一物的自然规律,产出的是纯粹的有机农产品。现代循环农业模式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应减少农药的使用,多采用物理、生物的手段,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10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农业质量技术草鱼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 “投资中国”为何成为热门

      “投资中国”为何成为热门今年以来,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与此同时,多家跨国企业加大对 ...[详细]
    • 钙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确保钙含量检测准确无误

      钙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确保钙含量检测准确无误在化学分析与检测领域,钙含量的准确测定一直是众多行业关注的重点。从食品安全到医药制造,从环境监测到材料科学,钙的定量分析无处不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化学分析工作的专家,我深知钙标准溶液标准物质在确保检测 ...[详细]
    • 去“滤镜”•换新灯•探市场

      去“滤镜”•换新灯•探市场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文/摄)11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新隆嘉超市沈阳三隆生活广场店以下简称三隆超市),在一楼的水果、海鲜经营区和二楼的生鲜肉经营区看到,白色节能灯照射下的生 ...[详细]
    • 甲醇中乙苯溶液标准物质:精准化学分析新选择

      甲醇中乙苯溶液标准物质:精准化学分析新选择在化学分析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对分析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标准物质的选择成为了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回想起我多年的从业经验,从最初的传统试剂到如今各种高精尖的标准物质,每一步变革都见证 ...[详细]
    • 节后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节后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月18日,湖北省襄阳市牛首汉江特大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进行吊装作业。谢 勇摄新华社发)2月18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南舍工业园区内,一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内忙碌。王 正摄新华社发) ...[详细]
    • 我县举行六大文艺团体创作基地联合挂牌仪式 宿松新闻网

      我县举行六大文艺团体创作基地联合挂牌仪式 宿松新闻网宿松融媒讯4月13日,我县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六大文艺团体在芷兰农场举行创作基地联合挂牌仪式。揭牌仪式现场,各协会代表与芷兰农场负责人共同为创作基地揭牌。各协会代表分别发言,表示将充分利 ...[详细]
    • 二氧化氯溶液标准物质:高效消毒杀菌

      二氧化氯溶液标准物质:高效消毒杀菌在公共卫生与消毒领域,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消毒技术的日益精进,我们见证了众多消毒剂的兴衰更替。基于对行业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我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二氧化氯溶液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消毒杀菌剂,逐渐 ...[详细]
    • 水中氨氮溶液标准物质:水质污染监测与评估的标准基准

      水中氨氮溶液标准物质:水质污染监测与评估的标准基准在环保领域深耕多年,我深知水质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水中氨氮含量的监测与评估更是成为了水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氨氮作为水体 ...[详细]
    • 存款超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假的

      存款超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假的近日,有网传消息称,一项针对存款的政策措施引发广泛讨论,据这项政策,若储户存款超过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8月22日辟谣称,网传“8月开始,银行将永久冻结部分存 ...[详细]
    • 315特辑:2025水产品安全新突破!伟业计量标准物质让国抽更精准、更可靠

      315特辑:2025水产品安全新突破!伟业计量标准物质让国抽更精准、更可靠“保水虾仁”乱象:磷酸盐超标145%,水产品安全引担忧央视3·15晚会揭露了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的黑幕:为牟取暴利,一些企业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磷酸盐),甚至通过&l ...[详细]
    热点阅读